活动检索

全部

创新创业

区块链

机会清单

沙龙

元宇宙

大赛

推介会

智能制造

柔性电子

高峰论坛

电子信息

智囊团

人工智能

退役军人

大会

先进制造

云签约

四川行

智慧城市

院士

人才线索

申报接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四链”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交流会

 6月15日,一场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盛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四链”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交流会在成都举行。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院士专家、各界嘉宾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齐聚成都共研新质生产力共话高质量发展激荡科技创新的澎湃力量。

在主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发布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情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带来了主题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新质生产力:显示无处不在,新型显示技术在崛起”的精彩报告。活动还分设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执着攻关创新”“潜心立德树人”三个主题论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丛照,成都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成都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熊宗辉及成渝地区科技、教育、投资等领域特邀嘉宾出席活动。中国科大有关部门、成都市投促局、成都市产投集团、成华区、蒲江县相关负责同志,中国科大成渝地区和各地校友会代表参与活动。

1.jpg

聚力科技成果转化

“科大经验”和科技成果现场分享

在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什么经验?在“执着攻关创新──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分论坛上,可以找到“答案”。

“近年来,成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积极打造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为与会者详细介绍了成都的科技创新环境。

“创新能级不断提升的成都,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和10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并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希望更多人能够来到成都创新创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研院”)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果转化体系的重要一环,先研院执行院长康宇提到,先研院在打造技术经理人团队,引进高层次人才,定制化培养工程类研究生,建立投融资体系、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技术转移网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还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上不断创新,创造性提出了“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公室主管韦峰对此模式进行了深入分享。他表示,该模式实现了从“分粮”到“分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转化成效。

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5个中国科大校友团队也带着技术,进行了现场路演。比如,电子科大先进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向勇介绍了高熵固态锂电池的最新进展,合肥中科采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可立在高端数据采集仪器及装备上持续进行攻关。

在圆桌论坛上,围绕“从基础研究到科创产业化之路”的主题,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孙栋,中微达信创始人、董事长曾耿华,瀚辰光翼创始人、CEO张晗以及空御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吴浩等专家围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他们一致认为,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注重市场需求是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关键所在。

2.jpg

“热聊”前沿科技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引领未来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将大力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交流会上,来自相关领域的大咖们齐聚一堂,开启了关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技术与发展的深度对话。

人形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技术,可实现精准的运动控制和灵活的人机交互。

现场,优必选科技副总裁庞建新围绕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展望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以工业机器人为例,人形机器可以模仿人类双足行走、双臂操作等等,一旦拓展到工业场景可以大大缓解一线人力的供需矛盾。”展望未来,庞建新认为人形机器人技术将在多个领域迎来巨大的突破与发展。

“因此,未来人类可以更多地追求诗意和远方,而无需沉溺于繁琐平庸的劳作。我们期待人工智能机器人能为社会带来更为丰富的价值。”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领域,通过直接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实现人类思维与机器的智能交互。

“脑机接口技术是对人类解开大脑运行机制‘谜团’的一把关键‘钥匙’,可让人类生活更加智能化。”据脑虎科技创始人兼CEO彭雷介绍,脑机接口可将脑部想法与电脑信号之间相互转换,让大脑和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直接“对话”,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意念操控”“万物互联”。

“未来,我们也许可以只凭借大脑,就能控制电脑、汽车、手机等设备,这一定是颠覆性的技术。”彭雷表示。

大模型技术在推动产业发展中有着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讯飞星火大模型已在医疗、金融、教育等多个行业进行应用。

围绕讯飞星火大模型如何赋能千行百业?讯飞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谭昶进行了现场分享。“比如我们首个大模型评标员,已经在评标工作中处理了近五万份标书,大幅提升了评标效率和质量。在教育领域,星火大模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智能化的教学辅助和学习工具,让学习尤其是编程变得更加高效和有趣。

”展望未来,谭昶表示,讯飞将持续投身于基础研究和深入探索的工作,以推动大型模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圆桌对话环节,北京数见科技CTO陈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与智能学部执行部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李向阳,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管理总部总经理王兵,中天汇富基金董事合伙人吴江,速显微电子创始人项天聚焦“AI+新质生产力”主题,结合各自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围绕人工智能细分赛道、传统行业如何借力AI进行转型、教育领域如何拥抱AI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3.jpg

点赞成都创新

更多中国科大成果有望“花开”蓉城

加快向“新”而行的成都,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友们“加码”成都。

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布局,成都将是脑虎科技的下一个“目的地”。彭雷介绍说,“我们计划在成都建设聚焦脑机接口技术产品的‘超级工厂’,来提升企业整体的产业化水平。”谈及落地原因,他表示,成都拥有极好的创新产业环境和资源优势。“成都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链十分健全,有利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同时,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高校院所还可以为脑机接口技术产品的落地,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赋权企业,从事油气田开采相关技术研发的安徽井上天华科技有限公司这次也借此次活动来到成都,开拓西南油气田市场,寻求合作机会。“我们是拥有国内唯一的大型油气工业软件研发团队。”该公司副总经理郝有志介绍道,“西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我们准备在成都落地一个办事处,同时系统了解整个西南地区的市场需求以及相关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公司技术产品在成都的整体落地和应用。”

苏州速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泛仪表场景显示控制芯片及系统设计的高新技术企业。谈及来成都的感受,公司创始人项天表示,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说汽车领域,成都地区众多的车企,两轮车企业,以及他们的配套企业,都有可能使用我们的芯片。我们希望借此机会更深入地了解成都,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拥抱新质生产力,成都早已“新”潮涌动,处处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发展沃土。

成都中微达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达信”)董事长曾耿华正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他创立的中微达信专注于量子计算测控和测量领域,开展了多项“原创”“首个”的技术研究,并在国际上率先致力量子测量器件──芯片级分子时钟的产业化,不断取得新突破。就在不久前,中微达信完成新一轮融资。

“中微达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成都优越的科技创新环境,特别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降低了‘试错成本’,有力地鼓励了技术创新。”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校友会联席秘书长,曾耿华也在积极为成都“代言”,让更多校友认识成都。“我们四川校友会队伍在稳步壮大,越来越多校友选择扎根成都。”曾耿华介绍道。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great_hao@cqndcm.com

关注人才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