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芯”丨定制化全球首创可诱导骨再生修复材料
张勃庆,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师从张兴栋院士,成都骨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骨芯”丨定制化全球首创可诱导骨再生修复材料

博士堂 2023-04-10
1.jpg

张勃庆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师从张兴栋院士,成都骨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深耕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及3D打印应用研究,发表骨修复相关期刊论著9篇(一作),拥有产品核心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互联网+金奖”,四川大学“十佳研究生”,全国“向上向善” 好青年候选人等荣誉。

编辑 | 刘颖

来源 | 人才头条



在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所致创伤骨折、脊柱退行性疾病及骨肿瘤、骨结核等骨科疾病造成骨缺损或功能障碍的患者超600万人。但每年实际使用骨缺损修复材料治疗仅有133万例/年,临床对于骨缺损修复材料的需求旺盛。

目前,我国骨修复材料市场主要被进口产品垄断,传统人工骨作为骨移植手术中最常用的植入材料,缺乏生物活性,无法诱导组织生长,同时力学强度不足、个性化差异小,无法实现精准修复。

2.jpg

张兴栋院士(右)指导生产环节  图源/网络

“传统生物材料的时代正在过去,通过材料诱导有生命的组织或器官再生,已成为生物材料科学与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前沿,并处于重大突破的边缘。”这是导师张兴栋院士在第一次指导时对张勃庆说的话。自2016年加入四川大学国家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开始,张勃庆便被骨诱导理论深深迷住。

传统观念认为,无生命的生物材料不可能诱导组织器官再生或形成,因此治疗骨缺损时,医生通常向断骨处植入金属、高分子等材料,但这些材料的腐蚀、排异特性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若是采用骨诱导理论治疗,只需把一种多孔磷酸钙生物陶瓷植入体内,一段时间以后新骨就会在陶瓷中形成,陶瓷自身会慢慢消失,转变成自身的骨骼。这为解决不可逆性骨缺损世纪难题带来了理论基础。如果基于此理论生产出针对患者一人一款的骨诱导人工骨,将能根治骨缺损疾病,为患者带来福音。

3.jpg

3D打印制备的高精度个性化人工骨产品

“一人一款”如何解决?张勃庆在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意识到3D打印技术在骨修复材料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在经历上千次实验后,张勃庆终于攻克了3D打印技术生产生物活性陶瓷的难题,成功在实验室制备出了3D打印骨诱导人工骨的雏形,完美解决了生产中“高效率”与“定制化”的矛盾。

2020年,张勃庆团队正式成立成都骨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团队前期在校科研成果与四川大学签订“专利授权使用协议”获得8项发明专利5年使用权,迈出了“科转创”的第一步。

在创业初期,几位导师的支持一直激励着他,“追求成果转化去解决现实难题本来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研究成果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和科研论文之上,更应该面向市场需求,真正为需要的人带去切实的帮助。”

4.jpg

相关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公司已完成前期研究,与成都百年贝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研发资源共享协议,并获得深圳前海振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500万元投资意向。预计于今年10月申请开展临床实验。

2023年3月30日,“蓉漂杯”首届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四川成都举行,该大赛自去年12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34个省市及24个海外国家与地区共计678个项目、4000余人报名参赛。


成都骨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赛项目——《骨芯——个性化可降解骨诱导材料开拓者 》经过3个月的多轮激烈角逐——从成功入围30强决赛到最终排位第3名,荣获大赛创新(创意)组“二等奖”。


张勃庆说:“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在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有针对性地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给予重点支持,参加此次比赛我们备受鼓舞、收获颇多,多方面增加了项目转化落地的信心。”

扫码阅读

人才检索

全部

双创圈

博士堂

数字经济

退役军人

智能制造

柔性电子

新材料

人才头条

人工智能

先进制造

新能源

海归派

大数据

海归

女性创业者

区块链

文创

汽车产业

电子信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人才线索

申报接口

关注人才

公众号二维码